微信
火爆畜牧招商网微信公众平台火爆畜牧招商网微信公众平台
精选行业观察及动态、品牌资讯、市场行情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养殖问答 > 水产养殖 > 中华鲟保护措施有哪些?

【中华鲟保护措施有哪些?】

 [分类:水产养殖]     提问者:热心网友    浏览次数:456     提问时间:2014-11-24    状态:待解决

其它全部回答 共2条

  为保护好中华鲟的繁延,国家和相关地方均采取多种保护措施。

  1988年,中华鲟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96年,湖北省批准建立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2002年,上海市批准建立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护区。

  建立宜昌和荆州中华鲟保护站。1986——1996年的十年间,仅宜昌江段,渔民误捕放流的中华鲟达155尾。

  建立了中华鲟幼鱼抢救站,对误捕的受伤的中华鲟幼鱼进行抢救和护养,每年可抢救放生幼鲟数十尾至数百尾。

  进行人工繁殖并将幼鲟放流长江。本世纪70年代,中华鲟人工繁殖在金沙江产卵场采获得初步成功,并且进行了少量放流。1983年,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葛州坝下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同时也进行了人工放流。此后,原水利部中华鲟研究所也成功进行了人工繁殖。由于中华鲟人工繁殖的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中华鲟人工蓄养成熟,使放流能够有计划地进行,中华鲟培育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大规模的人工放流成为可能。目前采用的标记方法,还可以区分人工放流与天然繁殖的幼鲟。

  长江水产研究所1997年开始,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有新突破,大规模培育中华鲟成活率达到80%或更高,1998年在培育出约8万尾体长12——20厘米中华鲟幼鱼,大大突破了历史记录,为大规模人工放流奠定了基础。

  从1983年至1998年底,几家科研所共向长江、闵江、珠江等水域放流各种规格的中华鲟约580万尾。到2004年底,向长江水域放流10厘米规格的中华鲟幼苗约60万尾。1981年以来共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600多万尾及大规格中华鲟鱼苗千余尾。

2014-11-24回答者:热心网友

  中华鲟作为一级保护动物,怎样保护中华鲟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都不太熟悉。作为“活化石”的中华鲟保护工作也是我国渔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具体如何保护中华鲟。

  方法/步骤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首先是不可以食用的。至于海洋博物馆的观赏需求和科研需求都要经过层层审批和限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发布,也为中华鲟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

  仅仅中华鲟的自生繁殖只是起到减少人为破坏的作用,如何提升中华鲟的繁殖能力和适应生存条件变化的能力就需要不断的科研投入。我国已有针对中华鲟的多个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只靠国家的力量来保护中华鲟毕竟有限,提升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集中社会的力量来中华鲟的繁殖也是工作的重点。经过政府的不断倡导,社会人士们对于中华鲟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把社会中散乱的力量整合起来建立保护协会也是比较重要的工作。我国已经有了多个针对中华鲟的保护协会。

  发动社会力量,为中华鲟的保护和科研工作募捐。只有把社会的力量调动起来才能更好的进行中华鲟的保护工作。

2014-11-24回答者:热心网友

其它相关问题